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有效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一)开展故事续编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为了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可以开展故事续编活动。比如教师向幼儿展示小动物想要过河的画面,启发幼儿思考如下问题:小动物要去哪里,准备干什么?小动物想要过河,有什么好办法吗?并且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语言或者绘画的形式编写后续的故事,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二)开展故事表演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参与了一段时间的阅读活动、基本能够讲述书中主要的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幼儿向其他幼儿讲述自己读过的趣味故事,甚至表演其中的精彩情节。故事表演也可以由几个幼儿合作完成。比如幼儿阅读了《三只蝴蝶》的故事之后,可以分别扮演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的角色,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诸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幼儿爱上阅读。 (三)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有效增进亲子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家长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参与早期阅读活动,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活动,能养成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孩子也会通过阅读绘本,与家长交流,了解很多知识和道理。亲子阅读的时间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好时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大带小”的活动,让大班的幼儿和中班、小班的幼儿一起阅读,将书中的内容讲给中班、小班的幼儿听,中班、小班的幼儿可以向大班的幼儿请教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从而形成有效的互助阅读模式。对于比较胆小的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情景剧表演活动,帮助这些幼儿在表演中锻炼自己的胆量,树立自信心,并且获得成就感。 总之,幼儿期是教师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同时,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鼓励幼儿向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以此有效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