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学习档案(2024~2025第一学期)

作者: 时间:2024-12-03 点击数:

课题资料四:

学习档案

教师:夏清云

课题名称

社融通下幼儿“全阅读场”的建构与研究

内容

善用绘本主题活动发展幼儿前阅读经验

时间

2024.12

形式

线上

关注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

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呈现出自主化、多元化的课改方向,在国家到地方、到园所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幼儿园遵循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实施课程,在被赋予了更大的课程自主权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线教师常常为缺少课程抓手、找不到适宜的资源载体犯愁。

绘本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益补充,其含有的丰富的信息可以有效支持班级开展课程活动,而丰富的绘本资源库可满足不同活动主题的需要。同时,绘本作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在活动中幼儿有自己的决策权和话语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生成不同层面的活动,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经验积累和能力提高,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语言发展及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绘本阅读与其他活动统整融合

学前儿童的阅读之所以称为“前阅读”,是因为儿童阅读不同于成人的文字阅读,它遵循着“从图画到文字”的阅读规律,阅读材料以绘本为主。如果说成人阅读能够更快地通过文字提取信息,那么儿童阅读绘本则不然,它以阅读图符为主,图画含有意义、气氛、暗喻等,需要儿童反复读、慢慢读。

学前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具体包括如下内容:首先是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正确的阅读行为。如主动要求成人读绘本,专注地读绘本等。其次是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初步形成预期、假设、比较、验证等阅读方法与策略。再其次是幼儿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形成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生活中运用从绘本阅读中获得的经验,进行判断和思考。可以说,学前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贯穿了从对绘本的感知到理解再到表达的全过程。


前阅读核心经验是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必备经验,也是支持幼儿成为成功阅读者和终身学习者的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音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儿童的前阅读核心经验作为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经验,它不会自主生发、自然成长,必须要符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特征,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因此,绘本阅读不应是单列的,我们可以用绘本主题活动的方式,让绘本阅读与幼儿其他活动统整融合起来。

幼儿园绘本主题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一个由绘本阅读引发的中心内容,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将幼儿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综合性的经验。绘本主题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发挥绘本的“欣赏性”与“教育性”两大功用,其中绘本是支撑、是载体、是媒介,幼儿可以借助绘本拓展认知、建构经验,并借此生成新的学习机会,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增长,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阅读态度、阅读行为和阅读能力。

绘本主题活动建构有三种基本模式

在实践中,基于某一绘本教育价值拓展主题教育活动,有三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是以幼儿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为导向的绘本主题活动。这种类型的建构模式主要适用于教育价值单一或是教育价值多元,且无明确主题的绘本。教师以一本绘本中的一个教育价值为切入点,不仅要挖掘绘本本身的价值,在语言领域多下工夫,而且要寻找主题与五大领域内活动的交叉点,实现其多重价值。教师按照各领域内的知识经验组织活动,并依靠五大领域活动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优势,生成涵盖五大领域均衡全面的主题活动。尽管在形式上仍以学科或较大学科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但学科的知识分类并不太严格,而是把相关知识囊括在相对较大的领域内。这种导向的绘本主题活动建构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方便新教师开展此类活动时使用。

第二种是以绘本内容相关性为导向的绘本主题活动。这种导向的建构模式打破了领域的界限,强调与绘本内容的相关性,由绘本延伸出的活动来源是多元的,既可以来自幼儿的兴趣,也可以是教师预设的,还可以是教师与幼儿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针对某一绘本,通过师师对话、师幼对话、幼幼对话的方式进行讨论,筛选出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成为本活动的主题核心,围绕主题核心横向拓宽,延展出与核心相关的其他主题内容。


第三种是以幼儿兴趣和经验为导向的绘本主题活动。这种导向的建构模式强调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主张以完整的学习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及时捕捉幼儿对绘本中某一感兴趣且有价值的点进行纵向延伸的主题活动。它更强调在师幼互动中根据幼儿的反应对主题及时做出调整、修订,强调课程的弹性计划,表现为一种生成课程。

在绘本主题活动的建构上,教师可根据幼儿经验及自身素质,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模式。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