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就像一粒幸福的种子,可以在阅读者身上开出美丽的花朵。
阅读犹如一缕阳光,会照亮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给予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好的陪伴。亲子阅读带给我们的那份沉静时光,让我和女儿流连于绘本上细细的纹路,沉醉于指间淡淡的墨香。在21天阅读打卡之际,我和女儿每天读书,喜欢并享受这样的读书时光。
⒈营造阅读氛围。让孩子随时随地可以拿到书。房间大书架,放了很多绘本,作为储藏的功能,近期不看的,都放置在里面;房间里,床头柜上放着挑出来最近要看的绘本,每晚睡觉前,她就会拿出好几本书,一一翻看;客厅里,有一个专门放绘本的书架,边上放置了一个板凳,平时在客厅里时,随时可以坐在书架边看书;沙发边的茶几里,也放了一些书,也可以随时拿出来翻看。
⒉选择合适的阅读绘本。一两岁的时候,从图书馆借了大量的书,基本上是触摸的书和有声音的书。这些书图片丰富,字少,字体大。我记得有个系列是关于植物的书,大树的叶子、树干、蚂蚁、蝴蝶、熊,用手摸摸,都是毛茸茸的,她很喜欢。还有有关颜色的书,特别鲜艳,这就对她激起了浓厚的兴趣。
喜欢上看书以后,慢慢地,在书籍的选择上,我就没有太多的限制,家里有的书,比如《爱探险的朵拉》《水浒传》《西游记》《奥特曼》等等,她都会拿来看。尤其最近,即使没有图片的纯文字故事,我给她讲,她也很喜欢听。比如《上当受骗的小白兔》《不开心的猫头鹰》《啦啦和独角兽》。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一个道理,她央求着听了好几遍。
⒊陪伴孩子读书。亲子共读,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还能引导于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并且听的津津有味。我会告诉孩子,故事都在书里面,如果你会自己看书的话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故事,而且每次读故事的时候都这样讲,引起孩子看书的愿望。她经常让爸爸妈妈给她讲,一个故事反复听了好几遍,百听不厌,自己会经常翻阅,看里面的人物图片。喜欢的书本,会让我一遍又一遍的给她读。会说话以后,她开始跟读我讲的故事,我也开始鼓励她给妈妈讲故事。现在的她,晚上睡觉之前会自己拿出几本书看,也会主动地要求我们给她读故事听,而且在听的过程中,她逐渐地会分析和理解了,比如,我们在读完《母鸡萝丝去散步》之后,我会问她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狐狸为什么跟在萝丝后面?还会遇到什么事?她有时会语出惊人,想象力也好像插上了膀,这让我很欣喜也很欣慰。
⒋增加亲子互动。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也会进行互动。爸爸出一拳“云对雨”,宝宝就会接“雪对风”,我再出一拳“来鸿对去燕她则接一招“宿鸟对鸣虫”。就这样,不到三岁的宝宝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听了很多遍《声律启蒙》中的一东二冬,可以朗朗上口。随着看书的增多,大大增加了她的识字量,现在自己养成了边看边读出来的习惯。
⒌看书时的专注力。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女儿现在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我想不必过多的去管她。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时光是有限的,真希望时光慢慢走,多年以后,你会发现,孩子依偎在你身旁,她手指彩画,问长问短,我们的交谈是那么平等友爱,听故事的时光,将是你们之间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