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周活动安排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主题名称:《青花的秘密》 班级:大1班 日期:10月20日~10月24日 带班老师:郑扬帆、马敏芳
本周 重点 |
⒈本周开展青花瓷主题线索 “青花的秘密”,引导幼儿通过多感官、多领域的探索活动,初步感知青花瓷的文化内涵(如传统纹样寓意)、艺术特点(如蓝白配色)及实用价值(如青花餐具、摆件),建立对传统工艺的认知,萌发喜爱青花瓷的情感。 ⒉基于幼儿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青花物品(如家里的青花碗)、有初步认知的情况下,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手工、语言等多种方式,大胆表达对青花瓷的发现和感受,提升动手创造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传统美学的自信心。 |
星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来园 |
本周重点引导幼儿交流 “如果我是青花瓷设计师” 的奇思妙想,比如想在青花瓷上画小动物、花朵还是自己的家人,进一步感受传统青花瓷的美学魅力,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 |
户外 锻炼 |
场地:东操场 |
场地:足球场 |
场地:挑战营 |
场地:大型玩具 |
场地:小山坡 |
弹性安排:如遇下雨或者特殊天气,调整为室内晨锻。幼儿可选择的区域有:一楼南走廊。。 |
集体 活动 |
语言:小青花 |
社会:寻找青花瓷 |
科学:青花瓷的制作 |
美术:创意青花 |
音乐:青花瓷 |
上午 游戏 |
周二:百变墙 周四:户外娃娃家 周一、周三、周五区域游戏:美工区(《玩转青花瓷》《青花瓷块》);语言区(《汉字迷宫》《岂有瓷理》);益智区(《修复青花瓷》《青花瓷统计》);生活区(《系鞋带》《叠衣服》);科探区(《牛奶青花瓷》《无字天书》);建构区(《青花瓷窑》《青花瓷博物馆》) |
下午 体锻及游戏 |
场地:挑战营 |
场地:安吉梯 |
场地:大型滑梯 |
场地:小山坡 |
场地:足球场 |
周一:绘玩时光《伟大的中国》(2) 周三:户外沙水池 周二、周四角色游戏:超市、理发店、娃娃家、小医院和小吃店、奶茶店、点心店、建筑工地 周五:绘本馆 |
生活 活动 |
⒈每周安全一话:滑板车、骑小车的安全。 ⒉餐点:用青花瓷纹样餐盘引导幼儿观察 “青花缠枝纹”;记录幼儿是否因餐具兴趣多进食,或分享对 “青花像小花朵” 的联想。 ⒊散步活动:带幼儿找园内 “青花元素”(如青花装饰瓶),记录是否主动指认纹样,或模仿画简单青花线条的互动表现。 ⒋午睡:播放轻柔的青花瓷主题民乐,记录幼儿是否因音乐更快入睡,或睡醒后说 “梦到青花小碗” 等相关表述。 ⒌习惯养成:用 “青花小贴纸” 奖励自主收餐盘、擦嘴的幼儿,记录幼儿为获得贴纸是否主动践行好习惯。 ⒍离园:让幼儿向家长展示当天画的简易青花图案,记录家长反馈,以及幼儿是否主动讲解 “这是青花缠枝纹”。 ⒎其它:记录幼儿突发的青花相关创意,如 “用积木拼青花瓶”,或对主题活动的疑问,如 “青花为什么是蓝色的”。 |
家长 工作 |
⒈家园共育:提前向家长分享青花瓷主题知识,邀请家长收集家中青花物品(如青花碗、青花瓶),让幼儿带至园所分享;定期反馈幼儿在园的青花主题参与情况,如 “能说出青花是蓝色”,同时收集家长在家观察到的幼儿相关表现。 ⒉亲子活动推荐:亲子青花拓印:用海绵蘸蓝颜料,在白纸上拓印简单青花纹样。青花物品寻踪:和孩子一起在家或小区找青花元素,拍照记录。 ⒊其他:可联合家长开展 “青花小展”,展示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的青花作品;还可邀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家长,进园做青花知识小分享,丰富主题活动形式。 |
环境 创设 |
⒈主题环境:班级墙面贴幼儿青花画作,搭配 “青花小知识” 卡片(如 “青花用钴料绘制”);区角摆放青花瓷器实物(如小瓷碗、瓷瓶)。天花板悬挂青花图案吊饰(如青花鱼、青花花朵),营造沉浸式氛围。 ⒉游戏环境:美工区:提供白纸、蓝颜料、海绵,设置 “青花拓印” 游戏,让幼儿拓印简单纹样;益智区:准备青花纹样拼图、“找相同青花纹” 卡片,锻炼观察力与动手能力。 |
本周 反思 |
⒈课程实施: ⒉班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