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3班】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爱插嘴

作者: 时间:2023-02-27 点击数:

不少妈妈遭遇过:出门在外不自觉更照顾其他孩子时,自家宝宝会说:“你是不是不够爱我?”“比起我你更喜欢其他人吧!”或者要求买东西补偿,这是嫉妒吗?面对无理要求该怎么办?专家说这是平衡逆反。如何把握先机,让事态不要发展得更严重,需要智慧。

案例 | CASE

萱萱今年5岁,平时乖巧懂事,但有个坏毛病一直改不了,就是爱插嘴。她总爱在大人讲话时多嘴多舌,尤其有客人在场时;有时我给别人打电话,她也不安分,叽叽喳喳跟我讲话;幼儿园老师说她在学校里也有类似问题。(萱萱妈妈)

分析 | ANALYZE

★我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

孩子爱插嘴,本质原因在于其年龄特点。一般来说,2~6 岁的孩子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插嘴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别人看到的世界,并不会有打断别人讲话不礼貌或不道德的想法。他们在插嘴的过程中,表现了自我,希望能够得到关注,获得认同。到了6 岁后,孩子渐渐“脱自我中心”,开始更多地融入社会的学习,会对“全世界不只是围着我转”有进一步的认识。

★好奇心在作怪

幼儿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狭窄,因此愿意去探索。当他们对大人讲话的某些内容好奇时,会迫不及待提出“疑问”,希望能够从成人处找到答案。尤其当他们处于语言敏感期时,更会将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种旺盛的求知欲,其实是孩子的可贵之处。

★记性不好,得赶紧讲出来

也有专家认为,幼儿时期的记忆力是无意识的,不带目的性,孩子的记忆力比较短暂,如果让他帮妈妈买东西,他可能需要在嘴里不断重复才能记住。因此,他们想到什么,就会赶在忘记前说出来,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建议 | ADVISE

1、一定不要强硬制止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要明白这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一个特点。家长一定不要去制止孩子,不要大声呵斥他“大人讲话小孩儿别插嘴”“说了几十遍了你还是不改”——那样说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可能在无意中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当然,平时孩子在讲话时,或者孩子在认真玩耍时,家长也最好不要打断,如果不得不打断,请向孩子解释清楚,“不好意思,我需要打断你一下。”

2、两大法宝:鼓励+感谢

用心观察孩子,如果某一次孩子在听你说话时,做得很好,没有插嘴,妈妈应该及时鼓励,“哇,妈妈注意到了萱萱今天是等妈妈说完话以后才开始说话的,真棒!”然后再真诚地向孩子致谢,“谢谢萱萱等妈妈把话说完才开始说话”。孩子慢慢会发现,我这样做(不插嘴)其实也能够引起成人的关注,能够得到鼓励和感谢,孩子可能就会持续这样做下去。

3、试试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在和别人聊天,或者是在给别人打电话时,如果孩子来插嘴,家长可以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说很正式地告诉他:“妈妈现在正在做什么事,你看看时钟指到×点钟时,妈妈会过来陪你”;或者给他两个很简单的选择:“妈妈现在在忙,你可以选择自己看会儿书或者去玩一会儿玩具”。这样孩子既有被重视的感觉,也会比较期待家长忙完后陪他的时光。

4、学会“一问一答”

要和别人有礼貌地对话,“一问一答”是最基本的对话要素。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可适当引导孩子学会这种对话模式。可以问他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在他回答时,仔细听,如果有必要的话,温和地催催他——“你说完了吗?说完了的话,现在该你问我问题了。”如果他在你回答问题时插嘴,你可以非常平静地注视着孩子,然后做一个暂停的动作,指一指嘴巴,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想要表达,妈妈也非常想听,但是我们必须得轮流说话。”说完后再告诉他,“好了,现在该你说了。”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