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作为家长的我感受良多,仔细研读条理的每项内容,结合家庭现状和过往的成长经历,我进行了深度的思考,针对本次学习我来分享下自己的感触。
一、父母应当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是榜样,也是孩子在模仿的第一个对象,父母应当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耳濡目染。如今是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抖音、直播以及游戏充斥在每个人的周围,很多时候会看到家长们领着孩子玩,家长一个手机,孩子一个手机,各自在刷小视频,表面其乐融融,但是小朋友是缺少基本的识别判断能力,很容易认定所见即所得,成长的路上出现偏差。在我们家里,我和爱人基本上不碰手机,也尽量不当着小朋友的面刷抖音视频,如果大人都做不到,拿什么去约束小朋友呢,后面我们也会继续努力,给孩子做一个长期的榜样。
二、父母应关注有效陪伴
要多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可是很多时候,父母的工作都很忙,以我为例,在互联网行业,日常995,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在有限时间里,我会关注陪伴的效率,做到高效陪伴,跟孩子玩耍的时候,我会完全杜绝外部的消息;周末拿整天的时间,去野炊,去爬山,带他感受风林山火,体验清风明月。
三、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读幼儿园后,一直在持续学习英语,我们在期间,给他尝试了网球、篮球、舞蹈以及游泳等课程,待他有兴趣后再报名。同时偶尔带他看下NBA、亚运会的比赛,最后发现孩子对大球类运动比较感兴趣,后期准备去学习下,我们的想法是广泛试听,打开他认知的边界,激发好奇心,最后再做决定目标,并且希望能陪伴他长期的坚持下去。
四、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居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分享,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相信孩子,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别人,体会分享的乐趣。同时,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和生活习惯,我们要求孩子在吃饭时,不可以看电视,玩玩具;看书时,坚持看10分钟以上,有问题在最后再提问。品德和习惯,在后续的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孩子的教育是长期且难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会密切和老师、学校保持沟通,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期望他健康成长,阳光自信,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